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我看香港反送中運動

關於這次反送中運動發展到今天,我也說兩句吧,其實淋病通過戒嚴完全可以解決問題,但是為什麼他們不敢呢?就是因為戒嚴了,經濟就死了,那和有人傳說中央會接管有什麼分別呢?
這裏還有人會那這次和三十年前的八九六四比?認為土狗會派解放軍進來,或者像當年一樣,用暴力清場解決問題,那我先說說為什麼暫時不需要擔心,首先,八九六四土狗不鎮壓,自己的政權會受損,但是鎮壓了損失就是改革開放幾年的利益,那以利益考慮,肯定是幾年的利益不夠政權穩定重要,但是今天的香港有沒有這兩個問題呢?首先政府不存在政權不穩的問題,那鎮壓就不是必須的選項了,而且鎮壓還會殺了會生金蛋的雞,那再蠢的土狗也會計數哪個利益更重要了吧?
其實如何看這次學生運動,應該看看問題的本質,就是大家的籌碼是什麼,那對於學生,損失的可能就是可能面對的刑責,但是這些刑責如果去西方國家,絕對是政治逼害,所以將來不算什麼。而且用來溝通互傳信息的電報群一直告訴大家如何保護自己的權利,所以對於最前線的勇武派,其實都非常清楚自己有可能遭遇的問題,只要肯承受最壞的結果,就沒什麽後顧之憂了,那對方損耗的會是什麼呢?就是經濟利益了,如果一直耗下去,或者通過強硬手段去平息,肯定影響香港的經濟,因為外國投資者可能會考慮撤走,本地大的企業也會考慮把總部移到相對安全的國家,例如新加坡,剩下小企業走不了,就算怪罪學生也改變不了什麼,因為這次反送中抗爭最重要的是去中心化,那只要有人不滿,抗爭就不會停下來,所以除非讓最激進的勇武派都認可的讓步才能平息,那也會對政府施加壓力,因為學生組織沒有中心,所以最後還是會把損失怪罪政府,學生不停止,這些人也一樣無可奈何。
所以學生的代價他們已經知道了,可能最壞的結果就是暴動罪七年,但是估計很難會入罪,那其他的也就是幾個月或者一兩年吧,這些都是抗爭者可以遇見的,那對於政府的行為讓經濟損失能不能遇見呢,會損害誰的利益呢,港府就預計不了了,這才是讓港府和淋病頭疼的地方,如果香港人勝利了,肯定影響大陸,但是真正的損害不是太明顯,主要是面子問題,那把黑鍋讓淋病背,其實就已經解決問題了。
問題是現在在不損害香港經濟金融信譽的基礎上,是解決不了現在這個問題的,而損害香港的金融信譽,直接影響的利益就是大陸的土狗和土狗對頭人,當然本來淋病可能為了討好土狗,想弄個東西討好土狗,而能削弱土狗的對頭,所以以為土狗肯定會支持自己,所以有主子撐自己,強推就理所當然了,結果預料不到的是香港人的反應這麽大,甚至不惜賠上香港的命運來抗爭,現在淋病把兩邊利益都損害了,淋病還能活下去就成問題了。
當初淋病推這個立法,可能是想切斷一方的利益,但是現在如果繼續下去,兩邊都不討好,兩邊都和損害利益,那淋病就難下台了。
現在學生的情緒已經極度低落了,因為最簡單的幾個訴求,淋病完全可以不鳥,甚至至少三個生命陪進去也讓政府無動於衷,那癱瘓社會就是最後手段,甚至癱瘓到逼政府出動戒嚴才能解決問題,那就等於賠上香港命運了,那也是綁架了土狗和土狗對家所有的人的利益了,那這些人是不是輸的起呢?如果沒了香港行不行呢?如果行,上海早就能取代香港啦!所以現在最好就是淋病暴斃啦,中央不用丟臉,也能名正言順的解決問題了。
現在還有美帝的香港人權民主法案,其實制裁個人是手段之一,這些只能讓這些人作惡的成本比較高,對後面的幕後黑手影響不大,而死了一隻會生金蛋的雞,才是最重要的,才是這些人感到疼!

2019年6月13日 星期四

【三黑胡侃 53】香港人真的走投無路嗎?

這兩天香港人都哭了!看見自己成長的地方,被政府搞的烏煙瘴氣,很多香港人都和很沮喪,但是我們真的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對抗政府了嗎?其實應該有更好的方法玩,而且非常安全,其中一個方法是遊地鐵河,堵爆地鐵,只要兩個小時出閘一次,應該沒有什麼罪名。但是這些只是造成一下困擾,對政府的威脅不大,我想說的是另外一種抗爭!
這就是換美金現金,一定需要現金,如果這裏有100萬人參與,每個人換一萬美金,這裏需要的美金現金就是100萬萬,也就是100億了,還有你如果有外匯戶口,美元戶口,也要把裏面的美金現金都拿出來,這時候銀行因為沒有足夠的美元就基本癱瘓了,而且一萬美金現金不算多,也不需要一次換,可以分幾天換,好像恆生銀行每天可以換1500美元,那就換10天吧。
香港銀行根本就沒有這麽多現金,等於香港人集體拋售港幣,反正一百萬人上街,那每天換1000刀更容易啦,問題係一定拿現金。如果有人號召同一天一起做,震撼力應該更大!而且可以連續幾天。
因為去遊行也是成本,拿美元也就損耗點利息,算是抗爭的代價吧!而且這麽搞分分鍾把港幣拖死,港幣死,綁架大家一起死,其實快過打針,政府需要拿外匯儲備救銀行,因為銀行不能沒錢兌換,大家都不要港幣,港幣就是廢紙啦!到時候就能引起集體恐慌,那就是七百萬人都會參與搶美金的行動,而且不需要去號召,就算不參與遊行的人也一樣會出來搶,只要開始有十萬人玩,天天玩,其他人就能感覺不安了,這時候雪球效應,個個都害怕港幣和美元脫鉤,到時就不需要約一起抗爭了,那些人看見別人去換,難道自己不換嗎?而且真的法例通過,經濟差了,港幣根本就不值錢,換美金還能保值,反正就是拋售港幣,因為美金和港幣掛鉤,所以政府必須保障匯率。
所以真的去玩,辦法多得多了,玩死政府都可以,只要有人號召,這種事也不犯法,而且政府不能干預不許換錢,因為香港是自由兌換貨幣,如果限制,港幣更加沒人要了!政府干預就死的更快。
就算銀行沒有現金,需要預訂也沒所謂,反正一百萬人都訂,另外六百萬人看見也一樣會做。而且這種事新聞一出,等於變相幫忙宣傳,反正天天去訂1000刀換錢,看看政府有多少錢。
政府沒有外匯儲備,就等於死了,而且香港有錢人的多得多了,到時候可能要賣自己層樓,因為如果香港死,層樓也沒有用!香港經濟死,他們也是受害者,所以他們不會不參與,如果不參與,等於把自己拿來陪葬。
而且美金保值,層樓的價值是依賴香港經濟的,所以香港經濟不好,層樓價格也會跌,美金肯定是避難所。所以只要能開頭,所有人都會參與,因為和自己息息相關,所以只要香港政府沒了美金儲備就行了,700萬人換2000刀算一下就知道有多少了!
所以開始有十萬人參與就行了,雪球效應,其他人看見別人換,自己害怕脫鉤,肯定去,香港人心理害怕吃虧,所以其實有安全又合法手段玩死政府。
香港政府外匯儲備平均一個人好像就幾萬塊錢港幣吧,所以個個人換幾萬,政府就乾了,因為銀行沒這麽多現金,政府需要保銀行,保匯率,如果限制匯款,也一樣會造成經濟不穩,投資者也一樣跑路。
所以只要夠日常生活,其他換成美金,如果政府限制換匯,經濟馬上死,根本就不用等美國出手,其實食下腦,完全可以和政府玩,那些保皇黨議員可不是白痴,這種環境,他們也不會看見自己的資產泡湯。基本上換美國資產,或者換成美金,政府很快就死。
罷稅其實有風險,會被罰,但是換錢零風險!
問題只是怎麼推廣,因為慫恿他人可能會有法律問題,但是本身換錢這件事沒法律問題,而且不用同一天去,因為政府的外匯現金有限,大部分都是投資的,如果短時間需要大量現金,政府需要拋售資產,也會帶來影響,而銀行很多外匯也是投資項目。
就像當年港元被炒,政府都有拿錢來買港幣才能撐得住。
兩三個當然沒什麽作用,所以至少十萬人,條數好易算,10萬人一天拿1500,就有,1.5億美金,香港政府有幾千億外匯儲備,但是大部分是投資的資產,現金最多15%,很快光啦!
到時候其他人看見一起參與,不用一個月就玩死啦!
問題是如何開始滾雪球
其實港幣和美金掛鉤,為什麼大家還是拿港幣呢?很多是因為港幣和美元的利息差,香港政府想更多的人換成港幣,就需要付出比美元高的利息,政府有至少同樣數量的外匯儲備作為抵押金,銀行才能印不超過外匯儲備的港幣,所以邏輯上說如果把港幣都換成美元,銀行裏面的美元肯定不夠,而且那也是其他人的資產,他們想拿,銀行也一樣需要給,所以外匯戶口也可以先把美金拿出來,這時候銀行就需要問政府拿錢了,因為這些港幣是依賴政府的外匯儲備作為抵押,所以政府需要保障銀行,而政府的外匯儲備是港幣的錨,那把政府的美金換成港幣,那港幣等於沒有了錨,政府等於資產歸零了,這樣還能避免了大陸土狗瓜分香港的外匯儲備,因為如果沒有美元做錨,港幣就是廢紙,給大陸土狗都沒所謂啦
這就等於銀行擠提,只有恐怖蔓延,人們就可以拿多少美元現金就拿幾多,已經夠香港政府頭疼啦!
沒有現金甚至可以信用卡透支來換美元都可以,最多給點利息,借幾萬來玩換錢,都夠玩死政府了!
其實如果今次沒一百萬人參與遊行,我都不覺得這個辦法可行,但是這次這麽多人,而且大家都已經憤怒了!所以完全可以玩這種金融遊戲,只要多人玩就可以成功,而且會越來越多人自動參與!根本就不需要鼓動!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三黑胡侃 52】石頭村的進化版

今天再說一個石頭小區的故事
好久之前從前有一個石頭社區,社區管理委員會制定了一個規定,就是在社區裏面只能使用管理委員會自己印製的代用劵消費,小區裏面的店鋪只能接受這種代用劵做生意,小區裏面的工廠公司也是一樣只能使用代用劵作為工資,小區雖然都不富裕,但是大家都過的還算可以。
有一天,小區管理委員會想找小區外面的公司來小區發展,所以用優惠吸引了不少外面的公司來發展,這也讓小區經濟活躍起來,當然外來的投資人拿來投資的可不是代用劵,而是真金白銀的錢,那這些人自然需要和管委會換取代用劵,這時候管委會就把投資人拿來的錢用16把代用劵換給他們,讓他們可以在小區裏面使用。
這時候管委會也鼓勵社區裏面的人和社區外面的人做生意,賺他們的錢,當然外面的人買社區的人做的產品,也是真金白銀,而管委會也是一樣把這些錢換成代用劵給社區裏面的人,甚至鼓勵他們把更多的東西賣出去,甚至虧本也在所不計,因為管委會可以補償他們損失,就好像是一件衣服成本是60代用劵,那如果賣到外面,至少要賣10塊錢,但是管委會鼓勵他們賣5塊錢,醬紫他們可以比成本還便宜,當然也會吸引外面很多人會買,但是這明明是虧本吖,為什麼他們不怕呢,因為管委會會補貼小區這些人一件衣服50代用劵給他們賣出去的衣服,那他們連同賣出去收的30代用劵,就有80代用了,那對於這些跟外面做生意的小區的人來說,當然很吸引,又能做生意,又不怕虧本,生意又火爆,而且只要做的成生意就有管委會補貼自己,當然這些產品在小區外面也很多人用,因為太便宜了。儘管品質不怎麽樣。所以這些東西在小區外面賣的甚至比小區裏面便宜。
這時候小區外面的人感受到問題來了,因為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都被小區給搶走了,因為工廠都搬去小區裏面了,沒去的工廠造出來的東西也沒人買,因為小區裏面的東西太便宜了,相對這些外面的工廠造出來的東西就貴太多了,所以很多這些工廠都因為沒有訂單而關門了。沒有了工廠,這些人也一樣丟了工作,沒有工作的環境,東西再便宜這些人也一樣沒有心情去買。
這時候,小區外面的人開始和小區管委會談判,認為這種環境不行,因為不停補貼小區裏面的人造些低於成本的東西,會讓小區外面的人生活受影響,如果小區管委會一直補貼,那這些東西賣出來就要課稅才能出售,算是罰款吧!這時候管委會不同意了,認為這是小區外面的人欺負自己,因為醬紫,小區的東西會沒人買了,所以如果懲罰這些東西,那些外面的東西也一樣不能到小區裏面賣,但是其實外面的東西還真不是很多東西賣到小區,而管委會因為這種情況,用代用劵累計換了很多的錢,如果不能和外面繼續做生意,自己能換的錢就會越來越少了。
當然管委會雖然訂出了一塊錢兌換6代用劵,但是你如果把東西賣出去賺的錢,換成代用劵完全沒有問題,你有多少錢都可以換成代用劵,但是你想用代用劵換成錢就不太容易了,因為只能一天換10塊錢,還是有需要才能換,例如需要出去小區玩,才能換點錢。至於為什麼,大家自己想想就知道了。
這時候如果小區外面的人要對小區裏面的東西罰款,小區裏面的東西怎麽辦呢,這時候有些小區的磚家出來說,不怕,我們小區也不算小,東西不賣出去也可以小區裏面的人自己買,根本就不需要一定賣到外面,我們不怕外面的人不要我們的東西。管委會當然也附和一下,其實心理滋味不好受,心想你們自己賣給自己,我的錢不就沒了?我要自己的代用劵幹嘛呢?我難道缺代用劵嗎?別犯傻了好嗎?但是礙於情面,不好意思說出口而已。
這時候管委會和小區外面的人還在談判,看看有沒有方法可以解決問題,小區外面的人要求小區對外開放,讓印刷代用劵的生意開放給其他人,管委會心想,我不能隨便印代用劵,那誰還聽我的吖,你這明明是拆我臺吖,自己不能隨便印代用劵,其他人跟外面做生意,我也不能印代用劵來換成錢,那我的錢怎麽賺呢?所以放棄印刷代用劵的生意也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不放棄,人家不跟小區做生意,這些錢也一樣會越來越少,加上還有人整天想把代用劵換成錢,越來越多人覺得代用劵不好使,想辦法把代用劵換成錢,真是兩頭不到岸,你說怎麽辦才好呢?
這裏還涉及了上任管委會,他們可是最早靠賣東西出去小區賺了錢的人,當然現在他們手上的很多還是代用劵,但是他們曾經掌管錢的時候,可在社區外買了不少東西,如今不掌管錢,手上的代用劵如果不值錢,那也是非常慘的事,所以他們當然想開放印刷代用劵的業務,醬紫管委會就不會隨便想印多少就多少,自己口袋裏面的代用劵才真正值錢。
當然各方面的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但是最主要是目的,還是錢,而不是代用劵,因為代用劵可以自己印,誰會貪自己可以隨便印的代用劵呢?要貪也貪錢啦!

所以說,割韭菜這些事對於可以自己印代用劵的人來說,本質上意義不大,收回來的代用劵自己完全可以印,至於內需就更加不用說了,小區內部買賣再頻繁,也不會變成真金白銀的錢,代用劵還是代用劵,所以明白管委會最終想要什麼,就能更清楚哪些話是說說而已,那些是不能碰的死穴了!

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三黑胡侃 51】沉默也是一種態度

今天本來想發兩張圖,結果不讓發,那就發一張看看,其實真的沒什麽能做的,不用太害怕。
其實人年紀大了,有些事總會在自己的記憶裏,揮之不去,不說不代表什麼,沉默也是一種態度,有時候不讓別人說,其實會弄巧反拙,本來時間可以沖淡的記憶,卻被一次一次的提醒,那也是要感謝牠們,沒有牠們一次一次的提醒,可能早就忘了記憶裏的事,那到今天還能記得,其實真的需要感謝牠們!
其實一個人長大了,看待問題的角度肯定會有所改變,就像今天我看,和當年我看的就不一樣,問題是這也是我看問題的角度,而發生的事卻不會改變,就像今天我可能記憶模糊,但是曾經的歷史還是一樣不會改變。
今天真的不想說太多,保持沉默可能是最大的態度,如果這篇還是發不出去,就代表你也認同我應該用沉默來表達自己的態度了!
注…這是一篇我今天在微信公眾號發表的文章。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三黑胡侃 50】談談如何維護社會道德

其實商譽就是一種社會成本,基於這個基礎上,社會道德才能維持,因為沒有利益基礎的道德,很難去維護,那維護社會道德,又能賺了商譽,這些人才會有動力去維護自己的商譽。但是破壞社會道德等於破壞自己的商譽,如果沒有商譽對自己的利益沒有什麼影響,這時候,商譽就是一個偽命題了,因為人性,考慮成本和利益之間能不能得到平衡,如果可以不擇手段去獲得利益的成本太低,肯定會選擇不擇手段去追求最大的利益,這就是人性,所以限制人性去不擇手段,只能在社會成本上控制,讓沒有商譽的人賺錢更困難,這時候商譽就有實質的利益產生了。

基於人性的考慮,人性只會服從自己的利益,這是一個人最優先的考慮,所以考慮道德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成本問題。建立商譽是需要成本的,如果破壞商譽,所有之前的投資都浪費了,這就是成本效益,而商譽在這個時候是有經濟價值和利益回報的。

那在災難發生的時候,社會環境因為這種極端的環境,可能不需要商譽也一樣可以帶來巨大的利益,這時候商譽就不是一個考慮因素了,所以這時候才會有發災難財的事發生。這也是為什麼緊急災難時期政府需要出來干預來維護社會穩定的最主要原因。

其實道德本身就是偽命題,道德在西方屬於哲學科目,所以一直是可以討論和改變的,因為是需要符合人性的,既然符合人性當然需要利益去維護,而不是空談,所以把道德拿來當成一種話題其實就是中式道德。

因為在私權層面,道德只能律己,所以西方理解的道德只是要求公權力而存在的,因為公權力需要維護社會,而希望用最少的社會成本維護,這時候才有道德的價值,一個簡單的例子,個人對社會影響極少,所以需要承擔的道德義務只限於遵守法律,而企業因為需要賺錢,屬於公眾行為,而企業投放資金,這就是成本,而成本和回報之間的差距就是利潤,而商譽就是一家企業投資的成本之一,那維護商譽產生的利益就是他們維護商譽的動力,因為沒有商譽的損失需要自己承擔,但是如果依賴自然淘汰的結果,一個偷蒙拐騙沒有商譽的商家可能會造成社會成本增加,這才是政府需要花費去維護社會的成本,考慮到社會成本,因為社會成本增加,需要政府來承擔,所以政府在商譽和利益失去平衡的時候就會干預了,這就是災難發生的時候會有特別的緊急政策來穩定物價的政策。所以光從道德層面去解釋這些問題,會比較虛無,其實實際就是因為這裏涉及的都是成本和利益的平衡問題!

因為誠實守信是在商業社會的命根,所以沒有誠信在一個信用社會等於找死,這個本來就是必需品,因為就算沒有法律約束,這種行為也一樣會被自然淘汰,所以法律約束也是基於自然法則的約束來實現和保持穩定的,這裏和道德基本上沒什麽關係,所以說這是道德,已經是中式道德了,因為用抽象的東西去理解簡單的道理,就是哲學了。

問:有人说诚实守信也是道德的一方面

難道不守信用的人在一個沒有法律沒有道德,但是有自由貿易的社會就不會對自己造成經濟損失嗎? 試想想,康德出現之前有沒有道德存在,誠信如果只是道德,而不會帶來利益,那就更加沒有人遵守/維護了。

就像你國的誠信就不會產生利益(因為誠信需要時間去建立,而你國很多公司都是快餐形式,或者搭政策的順風車,政策一改就玩完了,這種沒有市場經濟的環境,本身就不適合花時間去建立商譽,因為一個政策,花費的時間就都泡湯了。)而這種環境沒有誠信才能產生更大的利益(騙一次就跑的行為),所以說這種環境宣揚誠信也是空談。

只有【沒有誠信需要付出高昂代價】的社會,誠信才能成為道德標準而存在。所以誠信在商業社會才有存在的價值,而農耕社會誠信出不了村,為什麼說中國人的誠信出不了村呢?因為一個熟人社會,沒有誠信的損失高於效益,所以這種環境,村裏才會有誠信的需要,出了村,反而沒有誠信的經濟需要大,成本低,這個時候誠信就變成了負資產了,所以人性的取向都是來自利益考慮,而利益結構就形成了社會的價值觀,利益來自誠信,這時候誠信就有存在的價值,而小農經濟的問題就是不需要太多誠信,也不影響利益,而沒有誠信的損失只限於村裏,所以才形成這種價值觀的!

而基於這些道德存在能降低社會成本,所以政府才有動力去維護社會道德,而制定法律約束別人。但是這裏有一個基本的條件,就是沒有法律和書本上的道德之前,這些概念其實已經存在,而且依賴自然法則去維護。

我們今天讀的書裏面的道德其實只是給了一個答案,是他個人思考提煉的結果,當然這裏可以用美化的文字包裝,讓別人喜歡看,但是把這些結果當成能必然依賴去執行的原因就有問題了,因為結果的產生是從環境因素影響的,換了一個環境,結果就不一樣了,那一廂情願的認為在哪都能種齣一樣的果,也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我不明白如果沒有利益的道德如何維持,這裏面要不就是你的利益(自身維護道德),要不就是統治者的利益(要求別人的道德),因為如果沒有利益,沒有人會平白無故的去付出,這就是人性的普遍性行為,而一個社會當然需要符合大部分人的人性,而不是只為了個別人而存在,所以就算一兩個道德聖人,其實也一樣改變不了整個社會,所以把道德分成虛的還是實的,那也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如果外在條件約束可以變好,那追求這種美好還不夠嗎?非要說自己是因為道德高尚才去追求道德,那也是偽善吧?

最後說說道德和法律的關係

首先,康德的思想我沒讀過,也沒興趣,所以也不會成為我思考問題的包袱,其實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一個人遵守誠信是出於利益還是出於道德,這點上他自己不說,別人無從知道,所以要求別人出於道德去遵守誠信其實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這也是道德綁架的行為,所以出於道德去遵守誠信只能用來要求自己,那為什麼有人會對自己如此要求呢?當然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人都需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道德標準其實就是為了這種榮譽感,那人如果需要這種榮譽感,想和別人不一樣,那當然可以炫耀自己是因為道德高尚所以有誠信,但是其實一個普通人如果沒有誠信會對自己造成經濟損失,這種環境其實才是最有效的限制一個普通人人性的方法,而不是依賴所謂的道德標準。

當然,我前面說過,道德除了要求自己,只能用來要求公權力,因為公權力是需要維護社會道德的管理和裁判工作,所以對於社會發生災難事件的時候,誠信和利益出現不平衡的狀態,就需要政府維持秩序了,當然,政府維持秩序在別人眼裏可以看成是一個政府的道德高標,但是其實最終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不維護社會秩序,會造成社會成本增加而引致政府的經濟損失,所以要求政府預防這種不平衡的狀態,就是我們理解的道德高標了,我再舉個例子,當年汶川地震範跑跑自己先跑的事,很多道德錶都出來指責他,但是其實問題在哪呢?其實問題是政府沒有做好自己的責任,但是卻把問題讓私權力去承擔了,那我們如果一直要求政府監督學校樓,維護大樓的質量,根本就沒有人需要跑,看看日本地震,誰跑呢?因為不跑比跑安全,這才是重點,那日本人地震不跑是因為道德高尚嗎?肯定不是,那是因為日本政府為了減少地震帶來的社會成本,而需要要求建築商遵守商譽,要求一個高標的建築條例,讓地震對於人命損失減到最低,這也是因為一個市場經濟社會,人命的價值太貴的緣故,所以我們所謂的道德,其實必須依賴一套有效的利益鏈去維護,沒有利益的道德是行不通的,到生死關頭,你肯定不會因為道德高尚而付出生命,因為我也不會,所以我也一樣不會要求別人去做,這才是人性的社會。

但是如果在毒菜社會,政府對於被地震死的人承擔的經濟責任非常少,而對於不監督建築物的安全能收到的黑錢這種利益,就是讓這個政府對自己道德要求沒有約束力的原因。那對於被犧牲者的道德表揚,對於政府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廉價的成本了,那一加一減之後,結果就是政府對私權利的道德要求增加了。而自己的道德標準就低了,因為這種環境,政府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那為什麼我說道德是公民對政府約束的標準呢?其實這個道理也很簡單,首先法律是政府制定的,一個普通人不可能制定法律來約束政府,所以才需要用道德高標來要求政府,就像我之前的例子,政府立法監督建築物的防震標準,就是因為公民對政府的道德要求產生的結果,而政府因應這種道德要求,對建築商人嚴格執行這種要求,來平衡商譽對於普通人的需要,形成了好的循環,那如果個人對道德的要求只是在個人層面,那地震房子倒了,我們只能要求別人道德高尚的不跑,這種環境也是一種循環,就是惡性循環,政府表揚了烈士的道德高尚,卻不需要為自己的不作為承擔責任,這才是最大問題,所以我說對政府的道德需要高標,因為醬紫才能監督政府執行法律,做好自己的責任,而政府執行法律約束社會道德的不公平,才能形成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

有人會說法律出來對個人也是對政府的,沒錯,法律的確也是對政府,所以才有憲法,憲政就是用法律約束公權力的模式,但是三權分立只是把政府的權力制衡了,制衡的模式是為了防止政府集權而對資本造成損害而已,所以在這種環境,個人的自由才能被釋放,要知道三權分立的三權也是三種公權力,這裏不涉及私權利,他們只不過掌握在不同的人手裏,代表的利益鏈不同,所以才能互相制衡,那誰是這些人最終的利益源頭呢,當然有部分來自公民,因為選舉制度讓公民的選票變成了政客的政治利益,所以這時候公民對政府的要求才能透過政客體現出來,最終變成法律約束政府和社會道德,這也是我說的對政府的道德高標如何實現的過程了。

我從來不喜歡拋書包,因為哲學問題,科學問題,甚至神學問題,最終還是需要結合實際社會的問題,科學不能應用到對人類生活而產生利益,就算再瘋狂的科學家也支持不了自己的生活去發明一些完全沒有市場價值的東西,而哲學問題本來就是來自生活的思考,只是用哲學理論去解釋一種人性的行為,再把這種思考的結果作為一個有價值的產品推銷給別人,當然,沒學過哲學的人,但是這能不能違反人性呢?就等於沒學過科學的人,能不能違反科學定律呢?沒學過物理的人,能不能違反物理定律呢?其實答案大家都有了,當然是不可能,因為這些理論本來都是存在的,就算沒有科學理論,沒有哲學理論,不代表人類就不需要遵循這些理論的本質而運行,那到底是理論先行還是理論之前的自然法則先存在呢?如果還沒搞清楚之間的因果關係,那就很容易本末倒置了,經驗告訴我們,很多曾經的理論經過多年的實踐之後,其實是錯的,因為社會運轉依賴的自然法則是不會因為理論錯了而改變自己的,所以只著迷理論而不結合實際,也不是研究思考這些理論的初心。

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三黑胡侃 49】集權分權和平衡的關係

任何社會的權力結構都來自利益鏈,這就是我考慮問題的基礎,所以一個政府完全控制了利益鏈,就能毒菜,不能控制利益鏈,就不能毒菜,我就是根據這個模型來建構我的論點的,當然社會權力是不是來自利益鏈可以討論,這個果當然也有因,但是承認這點,就能用來作為之後發展的基礎了吧。
其實我認為利益論最符合人性,起碼是基本的人性,最低要求的最普遍的人性,所以符合這種標準的社會結構,才會最穩固。
這裏有人會說:【经济完全放开,就做不到绝对极权。从这个你不能推导出利益链就是唯一的或者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把第一句话的“经济”改成“言论”,一样成立。】
這點我不同意,因為言論自由的基礎是首先是自由,而個人的自由來自保護私產權,所以還是首先需要達至經濟自由才能達成的真正意義的自由,所以沒有經濟自由,言論自由就是空談,因為自由這種狀態是來自制衡權力的產物,不是別人給的,其實我們經常說,把權力放在籠子裏,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權力平衡,權力平衡來自權力制衡,這就是一個社會穩定的開始,有了被制衡的權力,自由才會被釋放出來,才有之後的所有問題的答案,而資本主義制度,就是資本平衡達成的,這裏就是一種權力平衡的狀態了。
最基本的我們看看美國吧,因為美國政府控制不了錢,就什麼都要聽命國會了,沒有國會批准預算,政府都要關門,這就是現實問題,誰給你發工資,你聽誰的話,你不想聽,就要另外尋找獨立的利益鏈,就是換個老闆了,但是國家呢,如果所有的利益鏈都被某組織控制了,那你除非移民吧(移民本身就是和控制你的利益鏈做切割),不然很難不聽話了。
我不能說利益鏈是全部,但是肯定是最關鍵的,因為還看不見其他的能不被反證的元素出現。所以說言論自由,或者說資訊自由,這些都需要建立在一個可以保障自由的環境才行,如果這些自由只不過是別人給你的,那別人也一樣可以收回去,所以這種自由只是偽命題。當年毛賊還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呢,結果大家都以為有自由了,結果就是悲劇了
所以現在我思考問題,從來不會從什麽普世價值,自由民主這些角度看,因為沒有意義,看問題首先看能不能符合人性,而人性本來就是充滿邪惡的,所以制度必須符合人性,又能產生美好的環境,才是好制度。
人,如果認識不到私產權決定自由的概念,就永遠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自由,所以言論自由就算今天給你,你也一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為能給你的言論自由,也一樣能收回去,只有自己被釋放出來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沒有權力制衡,就不可能有自由。當然,私產權只存在在資本主義制度。這也是為什麼土狗害怕資本主義制度的最大原因了。
首先,資本主義是建立在資本互相制衡的基礎上,資本不受任何單一的人控制,處於一個自然平衡的狀態,因為大家的共同利益,都需要保護自己的資產,所以你的財產就沒有任何人能侵犯,因為容許你的財產被侵犯,意味著大家都有這種危險,所以這就產生了私產權保護概念,因為你的私產權受到保護了,所以你的利益鏈就獨立了,你的經濟就自由了,這時候你的其他自由也被釋放出來了,所以開放金融市場的意義,就是只能走信用金融體系,也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了。因為允許外資銀行進來,你還會存錢在支國銀行嗎?你的本性決定了你會選擇信用度高的銀行,而信用度高代表了這個銀行會保護你的資產,從而建立自己的信譽,這就是信用金融的力量。因為不建立信用體系,在資本主義社會是生存不了的,因為名譽足可以毀了一家公司。
為什麼國人要買外國的奶粉呢?不就是支國的奶粉沒有信譽嗎?如果引入外國的金融信用體系,那政府還能隨便印錢嗎?要知道外國銀行進來,都是有外國政府背書的,到時候如果一個政府不守信用,這可是國家之間的問題了,相信歷史曾經出現過不少例子吧,我就不多說了。
這時候政府不能隨便印錢,就等於必須走市場經濟的路了,接下來就是實打實幹,到時候才真正的是商業化叢林社會呢!
維護自由市場經濟,保護資本的獨立性,讓市場自我調節,形成的一種狀態,我覺得可以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當然,資本主義還有不少分枝,加入不少其他元素,例如福利,我覺得也是屬於干涉市場的一種做法,其實福利在西方社會也是一門生意,因為人都有同理心,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性,標準弱勢也是人的本性之一,所以讓市場決定福利的供求,比政府硬性的干預更符合利益最大化,政府的權力越小越好,所以硬性的福利政策等同於打劫富人,所以還是利用稅率優惠讓市場和NGO來自我平衡比較好,政府做好監察的角色,已經足夠了。
關於如何保持權力平衡,不會被壟斷,我想再補充一下,我覺得先有自然規律的平衡,至少人們看得見這種制衡的能力,之後的法律才有效力,人類都是先服從於自然法然後再服從於其他的成文法律,而成文法律也是為了維護這套自然法的準則,避免造成成本太高的問題而出現的(我覺得如果到自然法去懲罰的時候,產生的代價比起提早預防要高的多,例如改朝換代,如果不人為的做,自然法則也一樣會完成這個工作,當然代價也是巨大的!)所以首先需要有權利平衡,沒有單一的權力不受控制,這種情況,法律才有意義,而不是製造一套法律或者制度就能限制權力的。
或者說人類看見了平衡帶來的好處,之後才有了保護平衡的法律。所以如果說平衡是理想狀態,我覺得更是人類不停的追求這種狀態,當然不可能達到完全的平衡,但是只要我們一直追求平衡,就已經達到讓社會相對穩定的目的了。
再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支國一樣有憲法,但是政府需要遵守憲法嗎?答案大家都知道,所以不是有沒有憲法的問題,而是沒有一個平衡的權力可以互相制衡的問題,那這種權力在哪呢?其實就在資本家那裏,一個社會的組成如果是資本家,這個社會就天然的有制衡能力,法律只不過給自然規律制定一套看得見的成文規則而已,這就是我們說的遊戲規則了,但是如果沒有遊戲規則,這個遊戲也一樣存在,你輸了,也一樣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所以法律就是一套保護自然規律的成文標準,而隨著環境改變,法律條文也一樣需要有修改,但是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維護這種自然規律的平衡。這就是我的理解了。

【三黑胡侃 48】石頭村的故事

從前有個石頭村,村民之間做買賣都是用石頭來交易,所以不管是自己種的糧食,還是織的布,甚至小手藝想和其他人交換都是用石頭作為標準,但是隔壁村不一樣,他們用寶石作為交易的標準,所以如果石頭村民,把自己的東西賣給隔壁村,換回來的就是寶石了,而石頭村長是石頭村的石礦場主人,石頭村長規定石頭村裏要做買賣只能用石頭做標準,而村長還定了把寶石換成石頭的標準,一斤寶石換六斤石頭,那村民把貨物賣給隔壁村,拿回來的寶石就可以跟村長換成石頭,在村裏使用了。
故事發展的本來挺順利,老村長也因為村民賣東西給隔壁村發家了,這時候新村長剛剛上任,隔壁村也換了村長,而隔壁村因為石頭村賺了太多的寶石,又不買寶石村的東西,所以不想再和石頭村做生意了,那問題來了,不合隔壁村做生意,石頭村就沒了寶石來源,這時候石頭村長就發狠話說,你不和我們石頭村做生意,你們村民就用不上石頭村的便宜的東西,那是你們的損失,這是一種愚蠢的行為,我們有一句古老的俗話是這麽形容的,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故事還沒完,這時候村裏人都知道就快沒得和隔壁村做生意了,眼看著就快吃不上飯了,有些人義憤填膺的認為隔壁村太欺人太甚了,隔壁村不和石頭村做生意我們也一樣不跟他們做生意,不賣東西給他們,讓他們砸自己的腳,那才痛快呢!
但是這事看在老村長眼裏可不一樣,雖然老村長已經退休了,但是當年在做村長的時候,撈了不少油水,如果不和隔壁村做生意,自己家裏囤積的幾萬噸的石頭就不值錢了,這可咋辦呢,老村長當然想把石頭換成寶石了,但是現在自己不是村長,不負責看守寶石,而現在的新村長規定一個人一年只能換五斤寶石,那何年何月才能換完家裏的幾萬噸石頭呢?當年老村長還做村長的時候,自己保管寶石,當然想換多少就多少,可惜現在就不行了,那可咋辦呢?
新村長也一樣,自己保管寶石,但是村民個個來換,遲早換光了寶石,但是石頭我家自己有礦,所以再多也不是問題,問題是自己也想要寶石,因為寶石出了村也能用,石頭就不行了,這可咋辦呢?難道守著石頭吃嗎?
故事還沒完,所以我也不知道最後的結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肯定不是隔壁村,而是石頭村長,因為石頭村盛產石頭,最適合砸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