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真黒ホーム

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

【三黑胡侃 47】 打就打唄!誰怕誰呢?

跳至內容區
開打了,最近都在說這個話題,到底打會怎麼樣呢?誰怕誰呢?我也湊熱鬧說兩句吧!
在我看,其實美帝加稅可不是為了增加稅收,其目的就是針對你國的美元儲備,加稅收其實是小事,美帝應該不缺那點錢,因為如果完全開放市場,甚至可以零關稅,所以證明了稅收不是目的,至少不是美帝的主要目的,那你國迴應對方開打是不是也一樣增加稅收作為回應呢?但是你國的征稅可不是收的美元,所以也達不到他們的目的,因為稅收都是進口商承擔的責任,美國貨物進來,進口商付款美元給美國,還需要付款RM幣給ZF作為關稅,所以ZF不可能因為入口稅得到美元,而且你國絕大多數的進口貨品很多都是政府進口的糧食石油產品,只有少量的電子產品是商業進口的,那對自己進口的產品加關稅是一個什麼玩法呢?不就是變相給自己一個藉口印錢嗎?
那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呢,因為美國加收了來自你國的貨物,當然需要美國的進口商支付進口關稅,那美國的進口商當然會選擇不從你國進口避免重稅的損失,所以對於美帝來說,除非是一定必需要從你國買的貨,如果同類有其他國家生產的貨品,這些你國產品的競爭力都會大減,從而達到削弱美元輸出到你國的目的,而你國其實最需要的就是美元,反而不是什麼經濟活動,那你國沒有美元,就不可能影響世界,更不可能輸出自己的價值觀,所以之前RM幣一直想國際化,想取代美元的地位,因為現在國際貿易都是依賴美元,沒有美元等於寸步難行,你賺不到美元就連國際貿易的遊戲都玩不下去,根本就不用被經濟封鎖已經達到類似的效果了。
以前的世界,銀本位金本位時代,還能依靠黃金儲備作為錨,但是現在都是美元本位的時代了,所以任何價值的體現其實都是看其和美元兌換的價值來定位的,所以今天美元就是錨,不能和美元自由兌換的貨幣,其價值就不能真正體現出來,就像RM幣一樣,因為是自己定製的匯率,不是市場決定的,所以說本身根本就反應不到真實的價值,所以才需要限制兌換。
你國今天想出口其他國家當然可以,但是其他國家可沒美帝這麽大市場,加上和其他國家貿易逆差本來就不大,所以依賴這些市場根本賺不到多少美元,而賺美元需要巨大的貿易逆差才行,如果買賣都差不多,進來一美元又花一美元,政府不可能得到美元,如果想出口其他國家轉口去美國,這些國家同樣需要承擔被美帝制裁的風險而喪失了自己的市場,所以他們也不會做這種得不償失的事。要知道你國有些東西必須從國際貿易市場購買的,像石油糧食這些必需品,都是ZF作為單位購買的,所以不論是不是從美帝購買,都需要花費美元,這才是死穴。所以互相加關稅一起打,等於不合美帝做生意,只會讓你國的美元儲備消耗更快,所以打,只會輸的更慘。
而且這邊唯一能做的就是閉關鎖國了,其實不閉關鎖國效果也差不多。
當然如果進出口平衡,匯率市場決定,兌換自由,這些人就控制不了錢了。這才是美帝想看見的結果。
就像港幣匯率和美元掛鉤一樣,香港政府需要有足夠大的美元和外匯儲備來發行相同數量的港幣,才不會造成經濟危機,但是香港政府的外匯儲備遠高於發行的流通港幣數量,所以說香港有經濟危機需要脫鉤也是意淫,因為真的要脫鉤也是在經濟好的時候,因為不需要因為擔心脫鉤了造成貨幣崩潰,而不是在經濟差或者經濟不明朗的時候,更何況香港政府沒有這種壓力。
臨界點的高低其實為什麼這麽難計算,就是因為這個和落差的感受有關係,就像溫水煮蛙,蛙死了也感受不到臨界點到來,但是猛火煮蛙,蛙就馬上感受到了。今天如果馬上關門,他們之間的利益鏈更容易崩潰,就是因為關門太急了,我覺得美帝的思維其實是逼著你國關門,關門了,內部矛盾馬上升級,本來溫水煮蛙馬上變成猛火煮蛙,這些蛙馬上看見自己將會預見的命運,內部矛盾就醬紫產生了,如果形成的局勢能產生制衡作用,美帝之後進來才真正的放心,因為空話的保證其實最不靠譜,而經過權力和資本鬥爭的結果才是最實際的保障。當年大憲章都是醬紫產生的。




張貼者: 三黑 於 上午9:06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三黑胡侃 46】 007量子危機的水庫理論

劇情介紹,007發現了格林和一位流亡將軍莫德拉諾(Medrano)的陰謀,先扶持起後者在該國的統治,然後「量子」將獲得在其境內壟斷水供應的特權。龐德查明「量子」在破壞玻利維亞的水資源供應來提高價格,他攻擊了格林和莫德拉諾所住的酒店,最後把格林留在一大片沙漠之中,手上只有一小瓶的機油而無水可喝。

————————————
下面進入正題了。因為之前一篇被刪了,那就重新修改一下吧。

這個理論就是說一群人在上游修一個壩由他控制著,然後把所有的供水管道也控制了,然後他給你多少水你就得到多少,這種情況下,就達到控制你的目的了,當然你的水越少越好,因為水壩的高度是有限的,整個下游其它的小水庫水位不能比大水壩高,才能形成利益鏈供水的優勢,而市場經濟就是自然的小溪匯成河,匯成大江大湖,人們在哪都能找到水源,就不會被控制了。

所以,集權金融需要牆,水庫的大壩就是牆,靠牆來形成利益鏈控制,然後控制你的路徑,集權金融必然控制流通銀行,也就是控制了進入你家的水管,不讓你自己挖溝引水

為啥不讓百姓富呢?

因為水壩里的水位高度是有限的,它就在一個小山上,但它一定不允許任何人的水位接近他甚至高過它,因為你的水位越高,他對你的水位差就越小,就越難展控你,而每家每戶每天就只有一點點水的時候,你對水壩一定是仰望的,甚至你覺得水壩就是救世主,偉人,因為你沒水!所以為啥國人都要向上爬,因為越往上越接近水壩啊!越接近水壩的人,獲得的水資源越多?因為是水壩,所以,最上游可以控制,給他自己下游一個小壩多少,然後這個小壩又可以考慮給下游一個小小壩多少,因此一直到最底層,都對上面的水壩是仰視的。

因為水被壟斷而變得太貴了,所有他們要保持水庫水位線足夠高才能讓下游的人感到安心,但是如果大家一擠兌,雖然水庫水位線有那麼高,突然水位線下降了,上面就會恐慌,就會限制供水,一限制,下面的人就會明白,控制的大壩里其實沒什麼東西,就會更加恐慌而更加需要擠兌,這時候就會有機會崩潰了!

那麼信用金融變天怎麼變呢?就是有人送來打井的工具了,開放金融市場就有打井的工具進來了,大家能自己打井,對水庫的依賴就沒了,不需要對水庫仰望的環境就真正變天了!

再補充一些

垂直的利益鏈在大水庫下面的就是中水庫,到中水庫足夠大的時候,對大水庫的依賴了就少了,這時候大水庫肯定是回收中水庫裏面的水從而加強對中水庫的控制能力,而中水庫因為自己有足夠大的資本,肯定是想擺脫大水庫的控制,不想再依賴大水庫供水,這時候就會產生博弈了,只要中水庫不依賴大水庫,之間的利益鏈就崩潰了。問題是這種回收一直是大水庫的問題,因為供應有限,所以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對中水庫做回收,減低這些中水庫不受控制的問題,也就是我們理解的打老虎割韭菜了。



張貼者: 三黑 於 下午1:05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

【三黑胡侃 45】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其實一說人性,通常就聯想到貪婪,這也是我們一直被教育的結果,我們潛意識裏面總以為人性就是貪婪的,但是到底人性是不是貪婪呢?今天來討論討論這個問題吧。
其實在我看來,人性是一種追求利益和計算成本比較的結果,而這種結果通常是短線操作,因為人對遙遠未來的感知力和對眼前利益的感知力比較會差很多,但是衡量利益和成本的能力就是人性的本能,而人性的本能就是在最小成本的前提去追求最大的利益,所以不同的分配利益的方法,就形成了不一樣的社會結構,簡單的說,集全需要壟斷所有人的利益鏈,但是也一樣需要付出成本,但是如果成本和利益有差落,利益高於成本,這種環境,讀才就能維持一段時間,但是由於垂直的利益鏈維護成本隨著時間會逐漸增加變的高昂,所以到最後維持不了的結果就是崩潰,這就是歷朝歷代的輪迴了,而分權社會,全力要壟斷利益鏈的成本和利益比較,成本就太高了,所以這種情況,就很難產生集全社會。
其實一個社會的維護成本,首先是環境因素決定的,就像歐洲的地理環境多山,所以容易形成城邦,城邦的特點是因為易守難攻,對於鈡秧的集全造成了成本太高的問題,而這種環境,城邦之間的互相制衡比起互相吞併的成本和經濟效益高,所以維護這種社會環境就來自自然形成了,這也是自然法則的來源,而中原大地一馬平川,非常適合農耕文化,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村落形成難守易攻的狀態,地方保護自己的成本太高,所以必須依賴一個強大的鈡秧集全來保護自己,這種環境就產生了集全社會的環境因素。
另外歐洲因為普遍性農耕不發達,適合大面積耕種的土地不多,所以貿易就成為了一個必須賴以為生的社會模式,因為貿易相對耕種產生利益更大,而貿易的核心價值其實就是今天西方國家的核心價值,自遊公平和契約精神,而中原大地一直重農輕商,因為農耕產生的利益巨大,所以人性追著利益自然而然的就會首先考慮務農了,而且農耕正是能把人綁在土地上都一種鎖鏈,種種原因都是造成集全文化的土壤,而歐洲大陸,因為城邦之間互相制衡,某程度是限制了大政府社會,而小政府相對個人的自遊就寬鬆很多,所以社會氛圍讓他們更自遊的思考問題,從而帶領世界發展,這些都是有原因的。
人性的簡單思維,都是認為靠壟斷利益鏈就能致富,但是這些都是短視都行為,最終會因為壟斷利益鏈付出的維護成本太高而最終崩潰,但是人性的本能就是不會考慮太長遠的後代,誰都知道會來大洪水,但是誰都認為自己不會遇上,這就是人性了。
其實我們對於獲得自遊的理解有很大的誤解,當然追求自遊是人的本性,但是對於如何獲得自遊的方法,就有很大的區別了,人,產生不自遊的狀態,當然是環境形成的,原因是來自利出一孔,壟斷利益鏈,所以好多人希望獲得自遊的途徑就是把自己變成全力的支配者,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格鳴了,因為簡單思維認為推翻了上層架構,下層就會有自遊了,其實問題是這些人很快就成為新的上層架構,這就是格鳴的輪迴效應了,其實真正獲得自遊的途徑是需要依賴全力的互相制衡,因為全力制衡的環境,個人的自遊才能被釋放,而任何不受制衡的全力都會膨脹,包括格鳴的力量,這也是人性的本質,所以暴力格鳴的結果就是集全,因為產生的力量足以推翻舊的全力,那就等於說完全不能被其他全力控制,所以最後還是利出一孔的局面。

張貼者: 三黑 於 中午12:56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三黑胡侃 44】有感而發之道德審判

道德這東西真是雙面刃,用的好,就能提高人的修為,用不好,就能殺人於無形,這兩天說了不少關於中國道德文明的話題,通常也是在文章的迴應裏面說的,所以也想開個貼說說自己的見解。

當然,我們說道德審判,就是在法律之外的一種審判,算是所謂的公審吧,這種通常是在媒體,或者現在的網絡公眾平台最為常見。為什麼有道德審判呢,當然是因為大家覺得法庭或者法律不能審判才會有道德審判的出現,下面就先說一個故事吧。

——————————————


一名普立茲攝影獎的得主 他曾經攝影一名飢餓的非洲小孩 後面跟著一隻等待他倒斃好享用大餐的禿鷹
這張殘酷的相片讓他得了獎 也讓他在獲得普立茲獎後自殺...

1993年,凱文·卡特來到戰亂、貧窮、饑餓的非洲國家蘇丹採訪

根據凱文·卡特自己憶述 他在灌木林外聽到一聲微弱的哭泣 一名瘦骨嶙峋、裸著身體的小孩奄奄一息地在貧瘠蒼涼的大地上向一公里外的食品發放中心爬行 出於記者的直覺他蹲下來拍照正當此時 一隻禿鷹落在小孩身後 等待小孩的死亡 然後大快朵頤…

凱文·卡特靜靜的在那兒等了20分鐘,並選好角度,盡可能不讓那隻禿鷹受到驚嚇拍攝完畢後,凱文卡特趕走了禿鷹,把身邊帶的水和一點點乾糧給了那個孩子,注視著小孩繼續蹣跚爬向目的地,這一幕過後,凱文·卡特坐在一棵樹下,點起一支煙念著上帝的名字,口中喃喃自語「上帝啊!我必須先工作,如果不能照常工作的話,就不該來這兒…」接著他放聲慟哭嚷著想要擁抱自己的女兒~

凱文·卡特拍下的這一幕在1993年3月26日,美國著名權威大報《紐約時報》首家刊登了這幅照片,接著很快的傳遍全世界,在各國人民中激起強烈反響...成千上萬的人來電詢問,這小孩最後是否到達了救濟站?更多人直接地質問凱文卡特,在拍照的同時,到底做了些甚麼真正對那瀕臨死亡的孩子有所助益的事情?

1994年7月27日,普利茲頒獎儀式結束三個月後,警察在南非東北部城市約翰內斯堡發現凱文卡特用一氧化碳自殺身亡~
除了輿論壓力,連凱文卡特的母親都不懂,為什麼他沒有幫助那個孩子...【維基百科】

爾後專業與憐憫的聲音,在這張照片為背景下,總是特別尖銳,立場不同,視野不同,對事情的解讀也不同,沒有共識的話題總是讓人覺得無助,幫與不幫,這個問題超越了專業的技術,也鴻越了法律的規範,很無奈的多數人選擇交給道德倫理來評斷,結果道德審判就把一個專業攝影師給殺了,這是不是也需要大家去反思到底為什麼凱文卡特需要接受這種道德審判呢?

————————————

我們的社會需要道德,但是道德是自己站在道德高點,然後對別人指指點點的嘛?在我看來,一個社會的最基本道德就是法律,這就是一個社會的人為了維護大家共存的共同利益的共同契約,所以法律本身就是道德底線,也是約束我們的最低道德要求,一種白紙黑字的,清清楚楚的道德規範,只要維護這點,這個社會就已經有最基本的道德了,但是如果社會連最基本的法制都不去維護,而總是對人民宣傳道德高尚,會怎麽樣呢?那就只能是人人帶著道德的假面具做人,說的好聽,但是做的就醜陋了。

這裏有人也說過,我都在道德審判政府,道德審判共產黨,那不許別人道德審判,不是和我自己的說法有衝突嘛?這裏當然不一樣,一個民主法制社會,對公權力是有必要道德審判的,因為公權力需要有道德高標,而私權利只需要遵守法律底線,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可以公開的笑話總統,而不能取笑普通人的原因了,你有公權力,就必須要被人民監控,而不是一個公權力利用道德審判去監控懲罰普通人。這裏我再說另外一件事吧。

————————————

范美忠事件,通常稱為范跑跑事件,是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時任光亞學校教師並正在課堂講課的范美忠先於學生逃生,隨後他在網上發文透露此事,引起網際網路及平面媒體的報導與社會關注,以及針對道德、師德、誠實、倫理、法律等一系列問題的廣泛爭議與討論。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時任四川都江堰市光亞學校老師的范美忠正給國際文憑一年級班上語文課,他丟下學生先行逃生,撤至學校的操場。班上的十幾名高中生隨後才反應過來,陸續來到操場。5月22日,范美忠在中國大陸著名的天涯社區論壇發表《那一刻地動山搖》一文,記述自己在震央及震後的經歷,描述到這一情況[1]。文中寫道:「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范美忠說,逃跑是自己瞬間的本能行為,但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我與他人生命孰為重的權衡,他並不認為作為一名老師,有為救學生而犧牲自己生命的義務。這些言論引發了部分網民對其教師道德素養的聲討,一周內該帖在天涯社區上的瀏覽量達14萬餘次。【維基百科】

————————————

我想這裏應該還有不少人記得范跑跑吧,如果當年有上天涯的人,也應該記得當時天涯對范跑跑的激烈討論,甚至道德審判吧。可能今天還有不少人認為范跑跑的作為不對,但是我的看法是,與其對范跑跑做道德審判,為什麼不去對政府做道德審判呢?是誰令范跑跑要為了自己的生命而逃呢?不就是豆腐渣工程嘛?如果范跑跑知道自己的校舍是日本級別的抗震指標的建築物,那他會跑嘛?肯定不會吧!那既然是政府的道德無恥,製造了豆腐渣工程,為什麼需要老百姓去道德高尚的用自己身體來保護學生呢?到底是誰需要道德高尚呢,誰需要被道德審判呢?當我們對私權利去道德審判的時候,是不是大家也應該思考思考這些道德審判是不是應該呢?是不是合理呢?

一個沒有道德的政府推動道德價值,推廣雷鋒精神,到底是為了什麼呢?難道這樣我們就是一個道德文明的社會了嘛?

最後還想說說,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法律而不是道德,「關老愛幼,請讓座給需要的人」這段廣播大家在公交車都聽了不少吧,那既然大家都知道,或者有這種需要,為什麼不立一個與法律效力的副例規定某些座位給需要的人事呢,那事情不就很簡單了,老弱病殘坐當然沒有問題,其他人坐就要罰款,看看誰還會亂坐,道德不是天生的,就算西方國家的人,也不會天生就有道德高尚,為什麼香港街道這麽干淨呢,不是因為香港人道德高尚不亂扔垃圾,而是因為亂扔垃圾罰款1500,所以如果教育人民道德高標,不如教育人民法制的重要。當人人知道法制的重要,人治的政府才會感覺到壓力,因為人治本來就是他們自導自演的把戲,因為人治,條例可以任由他們修改,任由他們說了算,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可以自己道德淪喪,卻出來宣傳教育別人道德高尚的原因了。



張貼者: 三黑 於 凌晨1:41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三黑胡侃 43】

【豬的邏輯】

豬不能罵,只能殺,你殺的豬越多,豬就越愛你,甚至可以把你當成父母來愛,但是你罵豬呢,就是豬的敵人了!
————
為什麼豬不需要民主呢?因為豬對生命的要求就是吃喝睡,只要屠夫能滿足它們了吃喝睡的要求,就已經是幸福的豬生了,但是人生就不一樣,人活著不是只為了吃喝睡,人和豬最不同的就是有自己的思想,人需要有自己的權利,這就是人權,不然,人還要腦子幹嘛呢?!人,也不需要別人養活,靠自己自食其力,所以人才需要有自由民主的社會,而不是豬圈獨裁社會。
————
曾經,一個無能的屠夫餓死了幾千萬頭豬,結果豬覺得是天災。
————
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其意思是,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德。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對於那些在兲朝被當成豬來養的人來說,如果你知道自己被當成豬來養,知道這是一種恥辱,並且勇於去爭取一個做人的權利和尊嚴,這才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人,如果你只是罵我侮辱你,但是你對把你當豬養的屠夫就感恩戴德,繼續享受做豬,繼續享受豬圈的生活,那就別說別人侮辱你了,因為把你叫「人」都侮辱了人類了!
————
【豬的思維模式】全世界這麽多民主成功的國家,兲朝豬看不見,就看見一個印度,這是要多腦殘才能讓自己覺得自己比印度人都不如,所以不能民主呢?!豬果然就是豬,看見這麽多人走路,就一個摔跤了,就說原來人走路會摔跤的,所以我們不能走人走的路,還是走豬走的路用四只腳走才適合自己!
————
人和豬最大分別,就是人生存是靠自己,豬生存是靠屠夫,共產黨養活了13億中國人,那到底是誰要中國人做豬呢?總不是我吧!!!哈哈哈!
————
其實豬總不知道,沒有豬,屠夫根本就活不了,其實是豬養活屠夫,但是豬總就是喜歡聽屠夫說「沒有屠夫就沒有新豬圈,豬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要知道屠夫養活豬只給豬吃豬食,豬養活屠夫可需要獻出生命,不過豬命從來不值錢,因為連豬都這麽認為!
————
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有些兲朝人被當成豬養活,從來不覺得是什麼問題,而且還享受,還自豪,但是你告訴他們活的像豬,他們就跟你急了!原來還是「心靈脆弱的豬」!
————
有些人以為自己不能和豬比,因為自己比豬高尚,但是這些人卻享受豬圈的生活,那你唯一和豬不一樣的,就是你只是一隻兩只腳走路的豬而已。所以你應該叫「豬堅強」
————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十幾億中國人怎麼活吖!的確,沒有屠夫餵豬,豬是活不了的!因為只有豬才會覺得被餵養是天經地義的事!
張貼者: 三黑 於 晚上11:10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

【三黑胡侃 42】精英政治和民主社會的關係

首先我想說說我對精英政治的看法,因為首先需要界定什麽是精英,才能有所謂的精英政治

精英給大家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中之最吧,所以某程度上來說,就是把國家劃分成兩個階級,一個是精英階級,一個是平民階級,或者也可以是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這種社會劃分當然在今天的人所不認同,一種有階級性的社會架構,今天普遍被普世價值歲遺棄。

但是,我們也看看現今的西方社會,他們的管理層算不算是社會精英呢?其實現今的西方政府,同樣也是社會精英,只不過選拔精英的方法,更加開放透明和公平,這裏我不會說平等,因為本身精英架構就不是平等的,平等只能體現在競爭的環境,因為一個平等的環境就是公平的根基。

其實今天西方社會同樣也是精英管理,但是今天的精英和傳統的精英有差別而已,最基本的就是選拔精英的制度,以前社會精英屬於壟斷階級,這種壟斷造成了一個普通人要涉及精英階級是很困難的,其實就是想等於世襲制,因為這種被壟斷的精英階級,有脫離人民的弊病,而且被壟斷的一個層面,就會有獨裁和腐敗存在,所以今天,西方社會已經改變的選拔精英的制度,也就是今天的民主制度了。

民主制度的最基本的價值觀,就是以人為本的精英制度,不論是代議制還是直接民主制,都是通過選舉來挑選有能力的人去管理國家,這樣,就避免了精英的壟斷,能從社會各階層挑選精英,這樣才能是真正的精英政治,而且通過不斷的選舉,來進行新陳代謝,這樣就能保存精英階層不會以為進入了管理階層而和社會脫節,變成離地階層,也是有效的監控精英階層的最有效方法。

其實,現在的民主社會,不論的任何形式,民主的形式,就是為了挑選一羣國家管理的精英,精英政治不一定是民主制度,但是民主制度其實就是為了更公平的選拔精英,完善一個舊有制度的缺陷,就像民主和共和制度,也是一種互相制衡,互相平衡的制度,所以單單說精英政治當然不可行,所以才需要民主制度來平衡,完善一個制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民主制度來作為今天選拔精英的途徑。以為一個不被大部分人認同的精英,也不會代表大部分人的利益。

那我繼續

現在問題是,是不是有了民主,就不需要精英了呢?可能這個才是今天討論的關鍵,民主制度的優越性在於其一個公平開放的平台,讓 賢能之士能有個公平競爭的機會,但是話說回來,一個社會如果沒有精英,哪會怎麽樣呢?如果你選的都是爛橙,那你就算有多公平的制度,也選不出一個好的橙,這就是我覺得精英的必要性,或者我給一個簡單的例子吧,今天中國人有錢了,可以開奔馳,但是就算中國人有再多的錢,靠自己也造不出奔馳,或者同級的車,這就是根本的區別了,因為我們討論的不是享受一個社會,而是建設一個社會,享受當然不需要精英,美國的流浪漢也能享受民主社會,但是非洲人靠自己就是打造不出一個像美國一樣的民主社會,所以要說享受,必須先說打造,沒有這種完成品,誰能用得上呢?

我覺得這種問題在美國,根本就不存在,因為美國有這種精英,也有民主制度去選拔精英,但是在中國的問題可能比較大,因為中國的這種治國精英還比較少,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培養這種精英的途徑或者制度,美國人建立一套制度,建基於他們的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在中國還沒有普及,甚至連喊民主的人也未必有這種價值觀,所以在沒有價值觀的基礎上去建立一套制度,其實是很危險的,以為就等於沒有根基的大廈,是很容易垮的。

前面有羣友說——美国的制度可以保证即使选出来的是傻瓜  美国社会也能正常运转 ,感觉不在于精英治国  制度和宪政才是重要的
沒錯,這是一個已經成熟的民主社會的運作模式,因為政府已經成熟了,領導只是在某些政策上的決策而已,沒有這個,只要不改變方向,因為慣性運動,根本就不需要領導,就像一架飛機,給了終點,就可以進入自動駕駛模式了,但是不要忘記,起飛還是需要人手的,沒有人手操控起飛的附近,估計大家都不敢坐吧~所以在建立這種民主架構的時候,也是最需要精英的時候,中國的問題就是需要建設民主階段,也就是飛機起飛的階段,所以更需要精英。當然起飛以後,需不需要精英,就是後話了。

2015/5/3


張貼者: 三黑 於 晚上11:06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

【三黑胡侃 41】豬堅強

一隻豬接受殃視採訪,請問你愛豬圈嗎?豬說,我當然愛豬圈。記者非常興奮,轉過身來對電視觀眾說道,豬都知道愛豬圈,為什麼有些人不愛國?難道人連豬都不如?記者又問豬,你為什麼愛豬圈呢,請談談你的觀點。豬說,我如果不愛豬圈,其它豬會把我罵死讓我滾出豬圈,說我連人類都不如。

張貼者: 三黑 於 晚上10:58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

關於我自己

三黑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網誌存檔

  • ▼  2019 (54)
    • ▼  7月 (1)
      • 我看香港反送中運動
    • ►  6月 (3)
    • ►  5月 (31)
    • ►  4月 (19)
頂尖企業主題.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