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三黑胡侃 14】白馬非馬
要白馬非馬這個問題其實挺有趣,這個話題我也有興趣,那我也來說兩句吧。
首先造成爭論的關鍵,在於漢字的非邏輯性,這裏也要鋪排一些才能繼續下去,這裏首先要討論一下為什麼漢字缺乏邏輯了,首先漢字的結構是圖案,這是因為文化產生的原因,就不再深說了,但是圖案文字有什麽優點呢?就是容易理解,方便不同語音區的交流,大家的語音完全不同,只要文字的基礎一樣,就能簡單交流,就像和日本人用漢字交流一樣,交流成本低,但是壞處就是不能精準的表達,因為圖像含義比較多,可以表達的意思也豐富,所以一個詞在不同語境就有不同的解釋。
歐洲語言絕大部分屬於印歐語系,是一種基於發音作為主杆的語音,所以字母代表音節,組合的音節產生發音,這種語音的表達能力因為沒有畫面自然不容易理解,所以要表達一件事就需要更精準的解釋,這也是為什麼歐洲語言更需要邏輯,因為不謹慎的邏輯很難表達需要的意思。
做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說太陽,漢字古字為日,日字的象形文字已經能表達比較接近的意思,所以就需要解讀的問題就比較少了,但是英文sun就不一樣,因為sun只是一個發音,如果沒有對sun的粗略認知,從字面上可能看不出任何意義,那就要對sun有一個比較詳細的解讀才能讓人明白,這就是為什麼歐語在邏輯上需要更精准的表達了,所以兩種文化的產物走向不一樣的結果,語言也是決定的因素。
話說回來,白馬非馬,其實關鍵的不是馬,而是「非」,這裏我們試試用更精準的表達可能大家就明白了,白馬是馬,馬不一定是白馬,所以白馬不等於馬,那表達不等於,就用了非,這裏的非只是不等於,英文的 not equal 數學符號 ≠ ,也就是說兩邊的事物不在一個對等的狀態,所以白馬非馬,是正確理解是「白馬是馬」和「馬不一定是白馬」,所以白馬≠馬,文字表達就成了白馬非馬了,我們理解「是」的對立就是「非」,其實「是」的對立不一定就是「非」,非的理解是不等於,所以白馬不等於馬,這就合理了。這也是漢字表達邏輯不夠嚴密造成的誤差。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